《秋夜寄邱员外》的鉴赏_秋夜寄邱员外原文

《秋夜寄邱员外》的鉴赏1
《秋夜寄邱员外》的鉴赏1
《秋夜寄邱员外》
作者:韦应物
怀君属秋夜,散步咏凉天。
空山松子落,幽人应未眠。
【注解】:
1、邱员外:名丹,苏州人,曾拜尚书郎,后隐居平山上。
2、属:正值。
3、幽人:悠闲的人,指丘员外。
【韵译】:
怀念您啊,在这悲凉的秋夜;
我独自散步访咏叹凉爽的秋天。
空山寂静能听到松子落地声,
我想您也在思友而难以成眠。
【评析】:
这是一首怀人诗。诗人与丘丹在苏州时过往甚密,丘丹临平山学道时,诗人写此
诗以寄怀。诗的首两句,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;后两句想象所怀的人
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。隐士常以松子为食,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
方。一样秋色,异地相思。着墨虽淡,韵味无穷;语浅情深,言简意长。全诗以其古
雅闲淡的风格美,给人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。
《秋夜寄邱员外》的鉴赏2
韦应物《秋夜寄邱员外》
秋夜寄邱员外
韦应物
怀君属秋夜,散步咏凉天。
空山松子落,幽人应未眠。
注释
⑴邱二十二员外:名丹,苏州人,曾拜尚书郎,后隐居平山上。一作“邱二十二员外”。
⑵属:正值,恰逢,恰好。
⑶幽人:幽居隐逸的人,悠闲的人,此处指丘员外。
作品译文
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,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。
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,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。
【评析】:
这首作品是韦应物的一首五绝。他以怀人诗的角度,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散步的悠然自得。首句“怀君属秋夜”点明了时间与季节的氛围,“散步咏凉天”则展现了作者的情感状态。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(松子落地声)与人文活动(幽居友人难成眠),巧妙地表达了对友情永恒的眷恋。“五绝”之风虽然较为隐逸,但其诗歌风格优美,意境深远。全诗以平和而富有哲理的语言,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坚守。
若就构思与写法而言,这首诗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。它是一首怀人诗。前半部分写诗人本人(韦应物),即怀念友人之人的情景;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,即诗人所怀念之人。首句“怀君属秋夜”,点明季节为秋天,时间为夜晚,这与怀君之情相映成趣。次句“散步咏凉天”承接自然,全不着力,却紧扣上句。动笔之行是怀君的情感,而笔转时,则飞驰至远方。诗思若游到山林之外的远地,远人如幽灵、悠然自得地徘徊难眠。“五绝”之诗,既可入于平实,又兼以深邃。作诗者在构思时,甚至可以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”。然而在这里,则是通过写与画相结合的手法,将眼前景与意中景并列,使怀人及其所怀之人地隔两地相连,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。
陆机在《文赋》中指出:作者在构思时,可以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”。刘勰在《文心雕龙·神思篇》中也说:“文之思也,其神远矣。故寂然凝虑,思接千载;悄焉动容,视通万里。”这些话说明了文思是不受时空限制的“空闲凝想,思如行路”,“虚静接千载,心明至万里”的现象。因此,在诗人笔下,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(如“秋夜”与“散步”);而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(如“怀君”与“远人”)。这如同王播的《题木兰院》所表现:“三十年前此院游,木兰花发院新修;如今再到经行处,树老无花僧白头”,同样运用了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。这种手法使我们看到一个空间里的不同时间(如“怀君”与“远人”),同时也看到了另一个空间中的不同时间(如“今至”或“经行处”)。因此,在这首《秋夜寄邱员外》中,作者运用了写实与虚构结合的手法,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,而怀人之人在两个不同的地点,经历了不同的时间。这使得读者在诗中有两个空间:一个是在“怀君”的时光里,另一个是在“今至”或“经行处”。由此也表现出异地相思的深情,如同千里神交的近在咫尺,说明了千里之间有如此之亲。这样的写法和表达既符合对现实世界的观察(即写实),又能够扩展到更广的层面(如思想与历史的延伸)。因此,在诗歌中看到了两个空间:一个是由“怀君”与“远人”所引发的时空,另一个则是作者本人的停留时间在不同的地点。这使得读者感受到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联系,进而体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相思之情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glikun.com/duanpianguigushi/2240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