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数学三下《面积和面积单位》教学设计(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)

小学数学三下《面积和面积单位》教学设计 篇1
作为一名教职工,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,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,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三下《面积和面积单位》教学设计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新知识点:
1、理解面积的含义。
2、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。
3、会计算长方形、正方形的面积,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。
教学要求:
1、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,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。
2、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,认识面积单位:平方厘米、平方分米、平方米和平方千米,建立1平方米、1平方分米、1平方厘米的表象。
3、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,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。
教学建议:
1、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,加强直观教学。
在本单元的教学中,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,让学生通过手、口、眼、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,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,掌握相关知识,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,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。
2、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。
机械的学习往往体现在概念教学中,机械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数学概念的描述、符号,而是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,不理解有关概念的联系,更不会灵活地运用。有意义的学习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,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,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,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。例如教学“面积单位”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理解概念:一是初步感知为什么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.形状;二是指导每个面积单位是怎样规定的;三是了解面积单位与相应长度单位的内在联系。
3、让学生主动探究,获得结论。
在本单元中,有些内容探究的难度不大,结论不叫容易发现,而且易于展开直观操作,因此是小学数学中比较适宜让学生探究的课题,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特点,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。
4、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。
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,因此本单元的教材对面积的估算给予较多的关注,不仅在“做一做”中有所体现,在练习中也有较多反映,如很多计算面积的练习,都要求学生先估计,再测量计算出面积。所以重视估测能力的培养,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小结:
1、通过操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,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,认识面积单位,知道“平方厘米、平方分米、平方米”的实际大小,掌握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。
2、培养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,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。
3、渗透数学源于生活,用于生活的,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。
4、通过组织讨论,交流探索中获得的结论,使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概念,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。
5、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,并且帮助他们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。
6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问题,并尝试用多种方式去探索和解决它们。
7、鼓励学生进行猜想与验证,从而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8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,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够从他人那里学习新的知识。
9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,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。
10、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,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。
五、全课:我们学习了几个面积单位?谁能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?
六、巩固练习:p90(1~4)
七、布置作业:p92(5~6)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glikun.com/duanpianguigushi/236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