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_正比例函数的教学设计

正比例函数教学课件设计
1. 教学目标
-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,并能用数学表达式表示相关量之间的关系。
- 经历从具体实例引出正比例概念的过程,掌握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。
- 通过实际应用和练习,增强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和运用能力。
2. 教学重难点
- 重点: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其数学表达式。
- 难点: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正比例关系,并能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。
3. 教具与资源
- 课件幻灯片,包括引言、实例分析、图像展示等。
- 电子白板或黑板作为教学工具。
- 练习纸和数学练习题(附有答案)。
4. 教学过程
第1节:引入正比例的概念
-
活动1:引出问题
引入一个关于速度、时间和路程的例子,如张阿姨的水费表格。教师提问:“你们观察到什么规律?”学生回答:水费随着用水量的变化而变化。 -
活动2:建立数学模型
教师引导学生用公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,例如:
[ v = \frac{k}{t} ]
其中 (v) 是速度,(k) 是比值(如单价),(t) 是时间。教师进一步解释:“这里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,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正比例的。”
5. 图像展示
- 教师展示图像,指出当速度固定时,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,并说明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。
6. 实例分析
例子:汽车行驶问题
- 课堂活动:学生观察表格,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。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公式验证,例如:
[ d = vt ]
其中 (d) 是路程,(v) 是速度,(t) 是时间。
7. 判断正比例的方法
- 学生分步骤完成:
- 观察两个变量是否变化。
- 计算每一对对应数据的比值是否相同。
- 绘制图像或使用公式验证比值是否为常数。
8. 回顾与总结
-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,强调正比例的意义和应用。
- 学生回答问题并教师解答。
9. 当前任务
- 能够根据实际情境确定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的,并能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。
- 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判断并解释其正比例关系。
结束
- 巩固与提升(1)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题。
教师: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判断下面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吗?为什么。
学生独立思考,在小组内交流,然后集体交流。
(2)完成练习十二的第2题。
四、全课小结
教师: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?用了哪些学习方法?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。
正比例函数教学设计7
【教学内容】 正比例关系
【教学目标】 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,会正确判断成正比例的量。
【重点难点】 重点:理解正比例的意义;难点: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的关系。
【教学准备】 投影仪。
【复习导入】
1、复习引入。教师用投影仪逐一呈现下面题目,让学生回答。
(1) 已知路程和时间的关系: =速度;(2) 已知总价与数量的关系: =单价;(3) 已知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的关系: =工作效率。
板书:=速度、=单价、=工作效率。
(2) 引出课题:这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。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这些数量关系的一些特征,首先来研究这些数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。板书课题:成正比例的量。
【新课讲授】
1、 教例1。
教师用投影仪呈现教例1的表格和图形。学生观察上表并讨论问题。(1)铅笔的总价与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?(2)这两个量是哪种类型的量?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样的?
(3) 你认为总价和数量之间的这种变化关系,我们就说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,总价和数量都叫做成正比例的量。
2、 引出教例2。教师用投影仪呈现教例2的数据表格。学生观察上表,并思考:路程与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?路程是哪种量,时间是哪种量?这两个量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样的?它们之间的这种变化关系是否符合正比例关系?
(1)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;(2)当时间增加时,路程也增加;(3)两者的比值不变。我们可以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。
3、归纳正比例关系。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教例1和教例2之间的共同规律: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,一种量变化,另一种量也随之变化,并且在变化过程中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。这种现象我们称它们为成正比例的关系。
(4) 用字母表示正比例关系。教师指出,如果我们用x和y表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,而k表示它们之间的固定比例关系(也就是比值),那么正比例关系可以用这样的式子来表达:=k。
4、 通过练习巩固新知。(学生完成教科书第46页的“做一做”题目,并在作业本上详细解答。)
答案:(1)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,因为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;(2)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,路程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,时间也随着路程的增加而增加。
(3)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。
【课堂作业】
完成教科书第46页“练习十二”的题目(1)、(2)、(3)。
答案:(1)比值表示每小时行驶多少km;(2)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,理由是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,并且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;(3)应付钱数与购买数量成正比例关系,理由是单价一定。
【课堂小结】
学生思考并总结本课所学内容,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回答情况进行点评。
【课后作业】
完成练习册中本节的综合练习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glikun.com/duanpianguigushi/22970.html